科技承载梦想,
携手放飞未来
——万柏林区东社小学
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纪实
“科技大篷车”是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操作性于一体,通过科普演示和科技竞赛,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现代科学知识。通过讲解展品的原理及操作,进行现场操作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次与科学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
10月16日,万柏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在东社小学拉开帷幕。
学生作品
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们的科技小制作作品,在教学楼前的长桌上,整齐摆放着的可以拨动的钟表、纸板制成的小房子、不倒翁、马达可控制的“炫彩摩天轮” 等等,是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他们将生活中废弃的物件“变废为宝”,件件异彩纷呈。
开幕仪式上,机器人憨态可掬的舞蹈,俏皮可爱的对话,带动起现场欢快的气氛。
格斗机器人表演,让学生们体验到科技模型带来的巨大乐趣。
乒乓球不只可以在运动时使用,利用吹风机可以让乒乓球变得不可思议.
将吹风机口朝上,对着乒乓球吹风,大家想想乒乓球会被吹走吗?
乒乓球悬浮到空中了,那大家再思考一下,如果把乒乓球换成灯泡,它会被吹跑吗?让我们一起到活动现场看看吧。
平常我们都是通过开关来打开或关闭灯,这个科技展品,展示的是利用空气开关来控制的吹控灯,向灯口吹气时,灯会变亮,那大家猜一猜如果在灯旁边喊一声,灯会变亮吗?
下一个实验,我中心科技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挤牙膏”。当然,这个牙膏可不是普通的牙膏,有同学打趣说,这么多的牙膏,给大象刷牙也足够了,这就是“大象牙膏”名称的来历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竞赛活动现场去看一看吧。
弹力小车竞赛
在没有马达的情况下,如何让零件拼装的小车动起来?齿轮、梁、轴等学生们不常见到的汽车零件出现在“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的活动中。在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下,学生们渐渐了解了这些零件的用途,并知道了“弹力小车”的动力来源竟是神奇的橡皮筋。
如何让小车在橡皮筋的带动下跑起来?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一个个问题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浮现,让学生们脑洞大开,互相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难题。
有了自己的“跑车”之后,当然要来一场比拼了!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一辆辆“弹力小车”在欢声笑语中自由穿梭于活动现场。
机床制作
在老师细致的讲解与指导下,学生们运用机床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屋!
学生们分工明确、轮流操作,将板材利用机床仔细切割分解,再将各部分重新组合拼贴,玲珑小屋更显得立体真实。
水上足球竞赛
学生操作的海模刚刚下到水里试航时,不是在原地打转转,就是左摇右摆,或极速前进,然后撞壁,学生们都有些心灰意冷。不过屡战屡败之后,经过耐心的试验,最终看到海模在水中“全速前进”,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一名参赛学生说:“我觉得这次海模竞赛,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海模的知识,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要帮助他人,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再有就是遇到困难不退缩,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除了科技活动之外,还有多种科技体育及团队竞赛活动与大篷车一起开进了校园。
此次活动中,有2名学生获得科技创新少年奖,优秀团队奖11个,优秀班级奖6个。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该校学生提供了与科技亲密接触的机会。
此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勤动手、善动脑、乐创造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接下来,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多所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神奇。我中心将借着“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的契机,使科技普及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们的心里,我们坚信终有一日科技之花将芬芳满园。